做好“加試題” 打好攻堅戰 ——教育系統在疫情防控中加快推進脫貧攻堅紀實
2020-04-29 來源:《中國教育報》
疫情防控,春耕生產,貧困戶增收……在明媚的春日中,大江南北的廣泛戰線上,到處活躍著教育人的身影。
今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新冠肺炎疫情是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加試題”,也是影響脫貧質量的最大不確定因素。教育系統按照黨中央的決策部署,一手抓防疫,一手抓脫貧,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快推進脫貧攻堅步伐,確保收官之年圓滿收官。
田間加云端
線上線下服務“三農”助脫貧
“你要注意多培養直立枝,留30到50個,多施有機肥……”在陜西省合陽縣北尹村貧困戶王忠民的櫻桃園,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蔡宇良在手把手教他修剪技術,并約定到病蟲害防治季節再來,樂得王忠民直點頭。
合陽縣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定點扶貧縣。這個春天,作為陜西省現代櫻桃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蔡宇良在合陽縣金峪鎮開展科技培訓,為群眾講解果樹整形修剪、豐產提質栽培管理等技術。
“我家的豬出問題了,去哪里請專家?”不久前,重慶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部分畜牧養殖戶家里出現了豬的零星死亡病例,養殖戶急得“火上房”。
養殖戶謝剛慶在看到自家一頭豬身上起了紅點后,急忙遠程聯系青島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教授曹榮峰,第一時間求醫問藥,并根據專家指導科學用藥,成功控制住了疾病的發展。
春節后不久,河南農業大學就公布了一份專家服務團名單,包括小麥生產、畜牧生產、特色產業三大類14個領域共40多位資深農業專家,受到了農民群眾、基層農技推廣機構、農業企業、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的追捧。
為了動員更廣大的青年學生,華中農業大學發出師生就地幫扶春耕生產的倡議,中國農業大學農學院發起了“全國農科學子聯合實踐行動”,得到多所高校的響應。返鄉學生在做好安全防護的同時迅速行動起來,主動擔當作為,為農民增產增收貢獻力量——
在廣西柳州鹿寨縣四排鎮龍馬龍村,華中農業大學碩士研究生韋壯敏,結合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農民經驗,總結出科學施肥訣竅,幫助村民減輕了施肥壓力。
在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區碼頭鎮三元村,揚州大學農藥學碩士生陳月陽,對果樹種植大戶劉同春進行黃桃樹、李樹、梨樹的生產指導,從購買苗木到種植修剪,從藥劑購買、病蟲害防治到后期的果樹套種,全程參與。
在新疆塔城市恰夏鎮,新疆農業大學動物科學學院畜牧學專業碩士生任萬路,積極投入到服務廣大牧民的隊伍中,幫養殖戶治療馬、牛、羊疾病,還免費為養殖戶提供驅蟲藥品,助力牧業生產。
疫情期間,專家們依托專業優勢促生產、保供應,為特殊時期的農業生產貢獻專業力量。
中國農業大學和國家農業信息化中心專家組聯手打造“新農大講堂”,及時上線“北方大田作物管理”“春季蔬菜生產”“春耕病蟲害防治”等多門課程。
南京農業大學智慧農業研究院設計了“江蘇稻麥生產智慧服務”小程序,讓農技人員和農民足不出戶,就能獲知苗情,為生產送上第一手信息。
在青島,青島農業大學王晶珊、張雙靈等11名山東省扶貧科技特派員團隊隊長制作“科技特派員為您服務”微信名片,把帶著溫度的服務內容推送給青島地區170名貧困村村干部。
輸血更造血
精準幫扶為脫貧注入內生動力
“農產品滯銷,可能會影響村民的正常生產生活,嚴重的話甚至可能讓已脫貧的返貧。”受疫情影響,甘肅省隴南市文縣陽山村部分貧困戶去年晾曬的干辣椒等農產品滯銷。文縣教育局駐陽山村幫扶工作隊發出了愛心消費的倡議,幫助村民減少損失,有效緩解了該村農產品滯銷的困境,增加了貧困戶的產業收入,也激發了村民發展產業脫貧的信心。
疫情期間,多地教育系統開展以購代捐的扶貧模式,大力推進消費扶貧。中山大學聯合云南省鳳慶縣推出“中大助力·鳳慶加油”套餐組合,共采購該縣茶葉、核桃等農特產品118萬元。西南石油大學官微發布“以購代捐”倡議書,幫助四川省南充市蓬安縣錦屏鎮鵝項頸村村民解決臍橙滯銷的難題。
脫貧要靠自身造血,沒有扶貧產業,短期輸血難以使減貧成果得到鞏固。教育系統干部扎根農村駐村扶貧,帶領當地群眾脫貧致富。各直屬高校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把高校特色優勢與定點扶貧縣發展短板相結合,把先進的理念、人才、技術、經驗等要素傳播到貧困地區,樹立了高校扶貧品牌,已經成為脫貧攻堅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近日,雖受疫情影響,但產自云南省臨滄市云縣漫灣鎮白鶯山村的二嘎子茶王,仍以50萬元成交價開采,再創新高。云縣是華南理工大學定點幫扶縣,為助推白鶯山村乃至云縣茶葉產業轉型升級,華南理工大學助推當地保護、開發古茶樹資源,引進知名企業投資茶園、建設茶廠,打出茶旅融合發展的幫扶組合拳。如今每到采茶季,上萬名茶商來到白鶯山考察、購茶,交易額達上千萬元。
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甘洛縣是國家級深度貧困縣,也是四川大學的定點幫扶縣。結合學校人才、學科等優勢和甘洛縣重點領域人才需求,四川大學選派了農業、經濟、城市規劃等學科領域的專家學者、優秀干部,形成覆蓋縣、鄉鎮、村三級梯隊式干部扶貧工作格局。同時,四川大學還為甘洛縣培訓培養了一支帶不走的“脫貧尖兵”。
湖北建始縣是華中農業大學的定點扶貧縣,華中農大選取了貧困人口覆蓋面廣的魔芋、玉米、景陽雞、獼猴桃、高山蔬菜、枸杞等10個優質特色資源培育壯大產業,實施產業精準培植,并選派博士、碩士研究生,扎在村子里,進行農業技術示范與推廣,點對點實打實地做好定點扶貧工作。
以產業幫扶為突破口,各高校緊緊圍繞鞏固脫貧成果、服務鄉村振興,充分發揮學校多學科綜合優勢,打造出了更多的定點扶貧“樣板田”。
扶貧先扶智
以教育之力阻止貧困代際傳遞
夕陽西下,在河南省鄲城縣東風鄉鄭莊村的一處農家小院中,鄭莊小學校長于金梅,結束了一下午的送教上門,嗓子已經有些沙啞。
這處農家院住著一戶建檔立卡貧困家庭。疫情發生以來,鄲城縣教體局建議各校按照實際情況,探索實施線上教學,并落實幫扶政策,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進行專門送教,確保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精準資助全覆蓋,無一人因貧困、因疫情失學、輟學。
“中國教育電視臺四頻道‘空中課堂’、學科教師電話回訪指導、送書上門和圖書漂流,這是我們為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開出的4個學習‘處方’。”在甘肅臨澤縣,各中小學按照“嚴防聚集”原則,根據村鎮、社區學生分布情況在全縣各村鎮、社區設置送書點,將21萬余冊經過消毒的新學期教材送到全縣14230余名中小學學生手中,并指導學生居家學習。
扶貧先扶智,把貧困地區的孩子培養出來,這才是根本的扶貧之策。疫情防控期間,教育系統聚焦義務教育有保障的目標,緊盯控輟保學成效鞏固提升、“兩類學校”建設、各類反饋問題整改等重點工作,加快推進教育脫貧攻堅步伐。
日前,河北省1.58萬名疑似輟學人員全部清零。留得住還要學得好,多地通過集團化辦學、強校帶弱校、城市教師支教、“互聯網+教育”等多種方式,提升邊遠地區教學水平和課堂質量。
想讓教育扶貧達到效果,貧困地區的師資水平必須跟上來。結束了為期16天的防疫隔離后,喀什二中山東援疆教師工作隊成員伴著春風走進校園,迎來暌違講臺兩個月后的“第一課”。隨著山東援疆教師在喀什二中的教學工作步入正軌,喀什二中山東援疆教師工作隊的“組團式”教育幫扶也在有序展開。目前,學校已與山東5所名校結成友好關系學校,并與部分地市的教研室開展交流活動。
通過對口援助的橋梁紐帶作用,聯系教育發達的優質名校,利用名校特色項目和優勢資源,開展幫扶共建,帶動貧困地區中小學特色項目開展,縮小教育差距,提升學校特色化發展和辦學品質,這是教育扶貧的應有之義。
近年來,教育部集聚教育對口支援力量,建立教育扶貧工作聯盟,統籌東西部扶貧協作、對口支援、中央單位定點扶貧、攜手奔小康等方面幫扶力量,形成對口幫扶“三區三州”教育脫貧攻堅的合力。
教育扶貧不能忽視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近期,華東師范大學針對貧困地區學生易出現的心理問題,結合疫情防控期間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專門推出心理健康專題網絡課程模塊,重點聚焦師生有效溝通、學生心理問題解決與應對、學生行為規范養成教育等主題研討,指導教師合理地引導學生理解疫情,幫助教師進一步了解青少年心理發展規律,提高自我心理調適能力。
同時,教育扶貧不是簡單的入學、升學問題,而是與就業緊密結合。近日,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地球科學學院學生平措朗杰在學院的幫助下,順利簽約中鐵集團。平措朗杰是一名藏族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他希望回西藏就業。輔導員了解情況后,在大一時為他安排了學業結對幫扶,大二向他推薦了在西藏開展科學項目的導師,幫助他增強專業技能。進入求職季,又積極幫助他聯系用人單位,最終順利簽約。
責重山岳,吾必當之。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實現脫貧,這是我們黨許下的莊嚴承諾。在邁向整體消除絕對貧困這一千年夢想的征程中,教育系統正在以更加堅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舉措,落實脫貧攻堅任務,助力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極具分量的教育力量。(本報記者 于珍 柴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