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漢大學走出一支95后00后千人戰隊 我的城 我來守
2020-03-2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在疫情風暴之眼,有一支從大學校園走出的青春戰隊,他們有的是大一新生、有的是大四醫學生、有的是剛入職的年輕醫生。一個月來,他們在各大商超協調物資,為重癥病患送餐,甚至與病毒貼身搏斗。
這是一場特殊的戰斗,戰隊的成員都來自作為武漢市屬高校排頭兵的江漢大學。他們中的大部分人也是這個城市的孩子。這是他們的城。
在江漢大學團委書記程煊的統計表中,疫情防控開展以來,學校有1000多名武漢市的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有30余名醫學院學生到方艙醫院參與疫情防控。“大多是95后、00后。在疫情面前,他們敢于擔當,沖在前面,讓人刮目相看。”
23歲的孫甘霖是江漢大學針灸推拿學專業的大四學生,2月16日,在學校群里看到志愿者的招募信息后主動報名,來到武漢市東西湖區疾控中心,成為了一名醫護志愿者。
“我是武漢本地人,還是學醫的,年輕力壯,理所當然應該站出來。”一開始,孫甘霖被分到消殺組,得知核酸采樣人員緊缺后,又主動站到了疫情“最前線”。
孫甘霖每天往返于各大醫院、隔離點、養老院、福利院等場所,準確將四類人員的基本信息及癥狀記錄下來。在醫護人員取完核酸樣本后,她仔細無誤地密封編號、記錄保存,送到火眼實驗室等待結果。沒有采樣需求時,她就負責分發各街道辦事處的檢測報告,還參與了疾控中心的流行病學調查。
穿上厚重的防護服之后,沒法上廁所,孫甘霖常常6個小時不吃不喝。3月,在江城20多度的陽光下,孫甘霖悶得汗流浹背,手上長滿了紅疹。
每次快要堅持不下去的時候,這名武漢女孩習慣用入學時宣讀的《醫學生誓詞》激勵自己,“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人民的健康,我們理應去守護。”
和孫甘霖一樣,章聰也在這座城堅守著。25歲的章聰從江漢大學畢業不到一年,是武漢市第六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的臨床醫生。
章聰家住漢陽區,1月初,他的母親和外婆確診新冠肺炎,被收治在該院呼吸二病區。科室主任提出讓章聰休假幾天照顧家人。章聰拒絕道:“有醫生確診了,還堅持每天給自己科室同事打電話,討論病患的治療方案,我的這點困難不算什么。”
章聰在呼吸一病區值班,需要及時收治重癥病患,并準確將病情的變化情況匯報給上級醫生,調整治療方案。下班后,他又來到母親和外婆的病床前,幫母親擦身,為失明的外婆倒尿壺。那些天里,章聰常常顧不上吃飯,大半個月瘦了12斤,雙手裂出了密密麻麻的小口子,又疼又癢。“輕傷不下火線,這都是小事。”
這支青春戰隊中,有人在前線挽救生命,有人在后方為社區居民服務。
鄭悅顏的家在武漢市百步亭花園景蘭苑社區,疫情防控期間,居委會要為3000多戶居民運輸、分發蔬菜,人手極度緊缺。這名江漢大學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的大一學生向父親提議,用自家的中巴車為居民購買物資。父女倆一拍即合。
每天上完網課,鄭悅顏就開始統計團購群里的近百份訂單,協助將近1噸重的蔬菜裝車,來回花費1個多小時回到小區廣場,再將冬瓜、蘿卜、玉米等蔬菜一一分類裝好,按照清單分發給居民。除了生鮮蔬菜,鄭悅顏還會去小區附近的超市、購物廣場和藥店為居民訂購生活日用品和藥品。
忙得久了,這位19歲的姑娘肌肉拉傷、手磨破了皮、渾身酸疼……但她從不在意,“只要能改善大家的生活,做什么都是值得的。人人都奉獻一些,疫情才能更快結束”。
江漢大學社會體育專業的大四學生楊光曾是武漢軍運會期間的“優秀志愿者”,疫情襲來,他“想盡自己的努力,為我的社區做一點事”。
楊光家住黃陂區橫店街建國社區,2月20日,他主動聯系社區書記,提出在線上幫忙統計居民的物資需求并購買配送。這個22歲的小伙兒還為居民制定了個性化的配送方案。獨居老人行動不便,又急需用藥,楊光便提前打電話統計藥品清單,騎著電動車來回跑6個藥店買齊各類降壓藥、消炎藥和感冒藥,再挨家挨戶送。
魯龍飛是楊光的“好兄弟”,這位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的大四學生已經連續工作近40天。2月初,家住青山區的魯龍飛看到團武漢市委招募志愿者的公告后,主動報名加入區志愿者群。在群里,魯龍飛時刻盯著團青山區委下發的任務。
2月6日,魯龍飛負責到青山區各超市搬送生活物資。6天后,他開始在武鋼第二職工醫院做定點服務,從醫院食堂里搬運幾百份午餐,送到醫護人員和病患手中。3月12日,云南省向武鋼二職醫院捐贈生菜、豌豆等蔬菜800箱,魯龍飛又和十余個志愿者負責搬運,一直忙到晚上十點半。“武漢是我們的家,看到它變得越來越好,我們打心底里高興。”魯龍飛說。(本報武漢3月19日電 張月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朱娟娟 雷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