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科技論文發表情況的一些思考
一、資料與方法
查閱我校2005年一2007年的科技論文所開介紹信存檔,并查閱3年間在國家正式刊物上公開發表的期刊,進行分類、整理、匯總。對論文數量、論文期刊的分布、院系產出論文的情況、作者情況進行統計分析。結果3年間全校共發表中外文科技文獻共9137篇,年均3045.6篇。論文數呈逐年穩步上升,特別是在2006年呈大幅上升。究其原因大體有四:
(一)學校發布了對公開發表的論文按等級分類報銷版面費,并且年終再給予一定獎勵的文件,極大地提高了科研人員的論文撰寫的積極性。
(二)圖書館免費提供了OVID系列數據庫、EBSCO系列數據庫、BiosisPreviews數據庫、BMJClinicalEvidence、Medline光盤數據庫(文摘)、MedicinesComplete藥學數據庫、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中國生物醫學文獻數據庫(文摘)、中文生物醫學期刊文獻庫(文摘)、中國醫學學術會議論文庫(文摘)、萬方學位論文數據庫(全文)等數據庫及中國知網CNKI(文摘)、PubMed/PMC、HighWirePress、FreeMedicalJournals、Freebooks4doctors、BioMedCentral、DOAJ/PLoS/BioVisa、OpenJ-Gate、PQDD博碩士學位論文(文摘)、PNASJNS等網上免費資源,還有各類電子期刊(全文)、電子圖書、多媒體資源、專業搜索引擎、館際互借等多種共享資源。
(三)近年對晉升職稱的論文要求更加嚴格;發表論文的級別和數量成為晉升職稱申報的必備門檻條件之一。
(四)論文也是年終考核的主要考績指標。論文分布的情況方面9137篇中文文獻分別發表在472種中文期刊上,1892篇外文論文發表在156種國外期刊上。其中中文有136種是CSCD期刊,載文6934篇,年均文獻2311.3篇。在院系論文的分布上基礎醫學院及各類重點實驗室是我校科研最為活躍、成果最多的部門,論文數符合該部門在是我市醫學重點學科的地位。論文的作者情況在通常的情況下,科研人員發表的論文數量越多,成績就越大,第一作者的論文數量與科技成果成正比,因此第一作者發表論文的數量可以作為科學評價人才的一個重要的依據。同時科研成果越多的團隊獲得國家級重大項目的數量越多,這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的機制。他們均為學科帶頭人,是我校科研隊伍的中堅和核心部分。其作者群以中青年為主。說明科研的能力和學歷的層次及寫作水平都較以前有了明顯的變化,與當前國際科研機構作者發表論文創造的黃金年齡段是一致的。
二、討論
科技論文是科研實力的表達,論文的質量高低,數量多少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一個專家、一個團隊、一所院校的學術水平和科研實力。它可以衡量這個單位在這一學術領域的科研成果與實力,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其整體科研水平。從文獻數量情況來看,文獻發表量在逐年增加,說明學校近年來開展的表彰發表論文活動,充分調動了科研人員開展科研和撰寫論文的積極性。但其總量仍然增長緩慢,說明科研論文的寫作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因此,學校應繼續加大科研投入,鼓勵科研人員多產出科技論文。學校應注意在采取保持原有的優勢學科同時,重點扶持有潛力的學科和薄弱學科,提高學校整體科研水平。并且要防止人才斷層現象的發生,要在科研立項、經費資助等方面實行傾斜政策。發表論文的合作者基本屬同一學科的人員,可見各學科研究基本處于“封閉”狀況,學科間滲透不顯著,相關學科協作較少,這將不利于交叉學科、邊緣學科和新興學科的形成。因此應鼓勵不同學科人員開展合作進行科研課題研究,積極開展交叉學科、邊緣學科和新興學科的研究。使學校科研和論文發表走上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