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論文投稿時若干注意事項和策略
1.不涉密、不侵權、不違法
科技論文涉及的政治性及保密性問題在科技期刊中也常見到。1995年國家科委、國家保密局在《科學技術保密規定》第四條中明確規定:做好科技保密工作應當依靠廣大科技工作者。目前在來稿中,許多作者沒有保密意識,不知不覺中泄露了國家的政治、軍事、科技和經濟秘密。失泄密一直是刊物之大忌,但凡有涉密問題,編輯部往往不敢用此論文。我國的《著作權法》強調了知識產權的法律保障。從目前來稿中仍存在一些直接或間接侵犯知識產權的問題:如一稿多投或一稿多發;作者隨意掛名;引用別人文獻不加以文內標注;為晉升職稱或完成科研工作量抄襲或拼湊文章等等。這些不正常現象可能涉及作者的科技道德問題,甚至會觸犯別人的著作權。
新聞出版工作有著其特定的法令法規,從事科研工作的廣大作者不一定都了解國家在新聞出版行業中特定的法令法規。作者除了認真學習國家相關的法令法規外,對新聞出版行業的法令法規也應當有所了解,否則將容易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和惡劣的后果。
2.不一稿多投或一投多稿
一稿多投不僅是版權法明令禁止的做法,也是各家刊物嚴防的。因為一稿多投多用,不僅浪費刊物資源,影響作者、刊物的聲譽,也挫傷了讀者的感情。故而一旦發現某作者有一稿多投現象,編輯部一般不再輕易采用其來稿。另外,一投多稿也不利于論文的發表。有不少作者一次給同一家刊物投多篇論文,以為這樣可以提高命中率,其實不然。因為:第一,作者的多篇論文質量有差異,編輯部往往擇其中質量較高的一篇進入審稿流程,其他的就可能放棄不用;第二,出于多種因素的考慮,編輯部一般不會連續刊發同一作者的論文;第三,多篇論文一起投,容易讓編輯產生“多產而質量不高”的印象,最后結果不僅不能如作者所愿的“多投多中”,而很可能是“多投少中”,甚至是“多投不中”。
3.認真反復修改和校對所投論文
寫好的文章,不妨多修改幾次,放置幾日再去閱讀可能就又有新的認識和構思,這也是寫作大家們早就指出的經驗之談了。魯迅說過:“寫完后至少看兩遍”。作品在投出前應讓行家指點一下,至少多讀幾遍,并在此階段細細推敲以改正專業技術人員常將俗稱行話替代規范術語以及文章缺乏可讀性(文學性)的二大常見毛病。
4.分層次保重點避熱點投所需
我們經常看到:有的作者研究工作開展的不錯,也形成了多篇論文,但是到職稱評聘或學位答辯時卻沒有幾篇正式發表的,往往是焦急萬分、四處求人。為此,對作者投稿時應采用的策略提出以下建議。
(1)分開層次。論文撰寫形成以后,甚至在撰寫以前就可以根據研究成果的不同性質、不同分量,將論文分成不同的層次,然后選擇不同性質、不同層次的期刊分別投稿。這樣,既可以做到所投送的稿件比較符合期刊的要求,又可以使作者的科研成果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發揮最大的功效。
(2)保住重點。作者應當根據自己的需求安排論文的投送方向和發稿進度。將高水平的論文投送給高水平的期刊,一旦發表可以帶來較大的影響和作用,但是如果這類期刊發稿周期較長,到評職、答辯時發表不出來將會損失很大。由此可見,投稿的過程中存在著一定的風險,應當講究策略。建議根據自己的需求論文發表的最低篇數和最低層次,將投向不同的期刊。將水平比較高的論文投向學術水平基本符合要求層次而發稿速度又比較快的期刊。在保證最基本需要的情況下,將其他水平較高的稿件投向水平更高、影響更大的期刊,爭取提升自己的學術影響。實際上,國內正式刊物基本上都被幾大數據庫收錄,投在一個知名(或核心)刊物和投在一個不知名(核心)刊物,其結果可能是一樣的,因為目前大家查閱的論文基本上都是從網絡上獲得的,檢索工具不會辨認好期刊和差期刊的,而且,有些大家說的一般期刊上面,確實有好論文。所以,建議大家多向不知名的期刊投,審稿速度快,上網速度快,影響力也就會越來越大,被引用的幾率就高了。但是,上述方法對于投國外刊物不適用,投個nature和science比其他刊物當然好許多,那影響又不一樣,上述方法對于被SCI、EI、CA等檢索的刊物,也不是很適用。
(3)避開熱點。一個學科專業中往往都會有幾份學術水平比較高、影響比較大的期刊,這些期刊的退稿率一般都比較高,而退稿率越高來稿量并不會減少。因為,人們一般認為能在高水平的期刊上發表文章不僅影響大,而且也會感覺是一種榮譽。但是從現實的需要來看,應當盡量避免將稿件集中投向熱點期刊,特別是為了現實需要而重點保證的稿件。選擇一些學術水平達到要求發稿并不十分困難的期刊投稿,錄用的可能性自然就比較大。一般來說,能夠滿足需要層次的專業性期刊的稿件錄用比較難,而一些滿足需要層次的大學學報由于其在專業領域的影響相對比較小,錄用相對比較容易。選擇大學學報時,除了應當注意是否滿足需要層次、是否接收外稿以外,應當選擇你所研究的學科發稿量占一定比例,并且該校此學科水平比你所在單位的研究水平不高或者是還要低的,這樣,稿件被錄用的可能性就比較大,有時可能還會被當著重點稿件來處理。
(4)投其所需。任何期刊都有自己的辦刊范圍、風格(特色),所以“投其所需”十分必要。投稿務必要有針對性,要抓好以下4點。
①抓欄目。作者投稿時務必要弄清所投期刊特色、重點、常設欄目內容,弄清有無自己所涉獵的研究版塊。同時,還要關注所投期刊的有關“征文”信息,避免盲目投稿。
②抓要素。抓要素是否齊全,即“文題(大標題)、作者及單位信息、論文摘要、關鍵詞、引言、正文、結論或結束語、參考文獻”等8個要素是否齊全。編輯實踐表明,缺任何一項要素,都容易在編輯初審時被告之退回修改而后再投稿;如果缺項多或缺重要項,則可能被Pass掉。比如,缺參考文獻,通常會給編輯一個明示:該文作者缺乏嚴謹的治學或研究態度,其文稿質量可疑,其可信性自然難以談及。
③抓新意。論文有新意,才有發表的價值。無創新的論文只能被Pass。所以,作者一定要作好查新資料的基礎工作,使研究現狀了然于胸。編輯初審時,通常要根據編輯所掌握的科技信息,結合文后所列參考文獻的數量、新穎程度,對“引言”內容進行重點的初步審查。通過“引言”信息,編輯可以感知到作者的研究基礎和研究深度,進而形成初步判斷。因此,寫好引言,提供全而新的參考文獻,使論文有新意十分必要。
④抓模式。應盡可能使論文與期刊模式吻合,以獲得期刊編輯的好感。要研究所投期刊的行文模式,比如,行文格式有何要求,語言表達有何特點,圖表制作有何標準,甚至標點符號怎么使用都要弄清。編輯實踐證明,如果一篇符合國家規范和符合所投期刊模式的論文,被放置編輯面前,頓時會使編輯“爽心悅目”,產生閱讀好感,從而有利于順利通過編輯初審關,快速進入“專家再審程序”,為論文通過審查提供了機會和可能。如果作者的文稿符合國家論文規范和編排格式;參考文獻著錄要素齊全;物理量符號、計量單位、數字正確使用;圖、表、公式能正確表達,甚至語言表達風格都接近所投期刊,等等,那么,就會大大減少編輯審稿、技術加工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其投稿成功和快速發表的機會和可能性。
5.經常與編輯部保持不同形式的聯系
稿件投出去之后,千萬不可以為就萬事大吉了。筆者建議,稿件投出去之后,要以各種理由、各種方式經常與編輯部取得聯系,加強同編輯部的溝通。良好的溝通,能使編輯與作者間的距離拉近;通過溝通,編輯對作者的科學態度和稿件的學術思想加深了了解,無疑會增加作者在編輯心中的個人“感情分值”和“信任程度”,從而容易得到編輯的特殊指導、同情和關愛。
6.正確對待編輯部的修改或退稿意見
科技論文投至期刊編輯部,在發表前必須經過審稿程序,通常實行“三審一定”的審稿制度。每階段審稿都會存在3種結果:決定錄用、退修、退稿。一般情況下,直接決定錄用稿件不多,大部分稿件要經過修改。能否正確對待編輯的修改建議,對論文是否能夠發表也是十分重要的。編輯在審讀加工過程中,對存在問題的稿件有權提出補充修改意見,對存在“硬傷”(科學性、創新性問題)的稿件有權建議退稿。作者在接到退修稿意見時,無論屬于何種情況,均要正確對待,要虛心客觀地考慮各條修改意見,即使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有的修改意見確系不正確或不完全正確,也要態度誠懇、語言得體、有理有據地提出和申明自己的觀點。對于修改后發表,作者要根據或參考編輯部返回的修改意見,進行仔細修改,并及時返回給編輯部。如是修改后再審,要看是否研究工作本身存在較大缺陷,若此將無法改好文章;但若研究工作做得很深入,就是文章沒寫好,就要結合修改意見進行徹底修改或補充,甚至重寫,努力爭取文章被錄用,而不要放棄。對于退稿,作者特別要保持冷靜,正確對待,穩妥的作法是根據退稿書,仔細琢磨退稿理由,并采取相應措施。另外,稿件修改錄用后,要勤與期刊編輯部取得聯系,詢問稿件的安排刊期和發表時間,以便早日發表。